两千年前的古罗马帝国,版图大,地方宗教和文化复杂,不利于皇权的统一管理。帝国末期,将基督教定为国教,就是为了更好地统治庞大的帝国。其他宗教被禁,基督教成了统一政权的工具,有普世价值,因此又称天主教。
古罗马帝国灭亡了,欧洲再也没有被统一过。历代的大小国王、甚至各个皇帝在争夺疆土的同时,都没有忘记使用天主教这个大家公认的信仰。一个国王必须首先获得天主教的认可,才能得到其他君主的尊敬。
久而久之,天主教皇的权利、地位和声望越来越大,大有统治整个欧洲的架势。各国君主感到自己的权力受到了威胁,因此,在需要天主教的同时,产生了地方政权与教皇之间的明争暗斗,长达几个世纪,兵戎相见是家常便饭。
在这种情况下,教皇很少呆在一个地方,他是哪儿安全就去哪儿,当时的罗马城非常地不安宁。法国倒是教皇喜欢来的地方。因为,法国国王历来支持教皇,法国有“天主教大女儿”之称号。
但是,法国国王也很会算计,希望“选出”一个“听话”的教皇。十四世纪初,一个法国人当上了教皇,并离开罗马,将教皇宫迁到了阿维尼翁,开始了与法国国王长达70年的“合作”。在这期间,教皇的奢华达到了一个顶峰,引起了其他国家的不满。
“合作”期满,教皇重新回到罗马。再次选举时,红衣主教里出现了两派;意大利派和法国派,谁也不让谁,最后“选出”了两个教皇,一个在罗马,另一个在阿维尼翁。从此,开始了长达60年的天主教大分裂,最厉害的时候,同时出现了三个教皇。
这一切,使天主教皇的声望一落千丈。但这并不妨碍教皇和教会继续过着奢侈的生活,离耶稣的朴素相差甚远。终于,在十六世纪初,爆发了新教革命。随之而来的血腥的宗教战争,将西欧分成了两部分,北方新教,南方天主教。
西欧的殖民让天主教在美洲和非洲有很大的发展。但在西欧本土,天主教义受到了科学和理性思想的强大冲击,直到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,没收了教会所有的财产。
今天的梵蒂冈,是历史上天主教的象征,代表着世界上十多亿教徒的信仰。上帝总是存在于理性达不到的地方。